臺北市依風險等級進行分級管理,預定2014年度完成全市人工邊坡資料建檔工作(圖:臺北市政府) MyGoNews房地產(chǎn)新聞 區(qū)域情報
臺北市依風險等級進行分級管理,預定2014年度完成全市人工邊坡資料建檔工作(圖:臺北市政府)
新聞摘要
  • 臺北市依風險等級進行分級管理,預定2014年度完成全市人工邊坡資料建檔工作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臺北市山坡地範圍計15,004公頃,佔全市總面積之55%,山坡地為因應住宅建設而開發(fā)使用,常須設置人工邊坡,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為保障居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於2010年至今已完成2萬7多千筆以上人工邊坡資料建檔,並依風險等級進行分級管理,預定2014年度完成全市人工邊坡資料建檔工作。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黃立遠處長表示,大地工程處為有效管理山坡地風險,於2010年度即開始進行人工邊坡普查作業(yè),迄今已完成2萬7千多筆資料調(diào)查建檔作業(yè),且於調(diào)查期間發(fā)現(xiàn)92筆風險較高之人工邊坡,均已主動邀集水土保持義務人及專業(yè)技師至現(xiàn)場辦理會勘研商,並提供技師專業(yè)建議以供改善,其中32筆涉及公共安全,本處已完成20筆改善,其餘12筆已納入2014年度工程辦理改善。
 
大地工程處指出,已調(diào)查全市2萬7千多筆資料發(fā)現(xiàn),常見人工邊坡異常徵兆,概分有混凝土剝落、龜裂、牆面突出、鋼筋出露等四種,共佔有9成之多,大地處均已全數(shù)列管追蹤改善。
 
大地工程處坡地住宅科林士淵科長指出,大地處為防患於未然,創(chuàng)全國之先研擬一套量化風險評估模式,將影響邊坡的因素量化為不利條件指標,並透過指標值的高低可初步判斷邊坡的體質(zhì)條件,最後綜合邊坡及保全對象之風險提出整合式評分,並將全市山坡地邊坡依風險高低順序排列,以提供優(yōu)先治理次序之參考依據(jù)。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冀樹勇博士說,由風險的觀點切入,提出整合式邊坡量化排序,已為臺北市提出一套創(chuàng)先於全國的邊坡管理策略,由研究成果亦獲得許多具體之邊坡管理建議,其中高風險的人工邊坡有將近六成屬於乾砌石及漿砌石擋土牆兩種類型,後續(xù)將優(yōu)先關注。